国共合作
1923年党的三大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决定全体党员可以以个人的名义加入国民党,同时要求党员保持在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国共合作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
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公开叛变革命,致使国共合作破裂。
国共合作的历史意义:
1、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但是,由于党的不成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变;
2、北伐战争的迅猛发展,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
3、国共合作的形成,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4、党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装;
5、合作失败后,使党开始成长成熟,懂得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cqwzks666,关注【重庆文职考试】,及时掌握军队文职考试资讯。
省份 | * |
---|---|
姓名 | * |
电话 | * |
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