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裁定
1.行政诉讼裁定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诉讼的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或者执行案件的过程中,就程序问题所作出的判定。
行政诉讼裁定和判决的区别:
区别 |
具体内容 |
解决问题 |
行政诉讼的判决解决的是行政案件的实体问题,而行政诉讼的裁定解决的是行政案件审理过程或者是案件执行过程中的程序问题 |
作出判决的时间 |
行政诉讼的判决一般是在行政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的,而行政诉讼的裁定在行政诉讼的任何阶段都可能作出 |
依据 |
行政诉讼判决依据的是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而行政诉讼裁定依据的是行政诉讼法 |
形式 |
行政诉讼判决是要式行为,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而行政诉讼裁定则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 |
上诉的启动 |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均可以提出上诉,而当事人对第一审程序中的行政裁定并非都可以提出上诉,而只能对部分裁定有权提出上诉 |
2.行政诉讼裁定的适用范围及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中的裁定主要适用于下列事项:
(1)不予立案。
(2)驳回起诉。
(3)管辖异议。
(4)终结诉讼。
(5)中止诉讼。
(6)移送或者指定管辖。
(7)诉讼期间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或者驳回停止执行的申请。
(8)财产保全。
(9)先予执行。
(10)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11)补正裁判文书中的笔误。
(12)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13)提审、指令再审或者发回重审。
(14)准许或者不准许执行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15)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项。
法院适用行政诉讼裁定原则上需要作出裁定书。裁定书应当写明裁定结果和作出该裁定的理由。裁定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行政诉讼裁定的法律效力有两种情况,对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裁定和管辖权异议裁定,当事人可以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定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逾期不提出上诉的,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除以上三类裁定之外的其他所有裁定,当事人无权提出上诉,一经宣布或者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原文地址。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cqwzks666,关注【重庆文职考试】,及时掌握军队文职考试资讯。
省份 | * |
---|---|
姓名 | * |
电话 | * |
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