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军队文职 > 备考资料 > 公共科目 >

2020部队文职岗位能力:假言命题的“等价cp”,你get了吗

2020-08-10 19:59:31 来源:中公军队文职考试网
说起假言命题,相信小伙伴们都不会感到陌生,虽然一开始接触假言命题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但经过学习和练习,大多数小伙伴都可以在假言命题的基础题部分得心应手。好不容易熟悉了假言命题,搞懂了推理规则,遇到比较复杂的题目却又再次一筹莫展。在这些题目中,出现了假言命题的等价命题,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这些“等价cp”,看看你get了吗?

首先,假言命题“P→Q”等价于“非Q→非P”。

比如:“如果某人是天津人,那么一定是中国人”,可翻译为“天津人→中国人”,即P→Q。若已知“某人不是中国人”,则一定可推出“某人不是天津人”,可翻译为“不是中国人→不是天津人”,即“非Q→非P”。可见,“P→Q”与“非Q→非P”是等价命题,同真同假。很多小伙伴会把这个推理规则称为“肯前推肯后,否后推否前”,在题目中会如何体现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

例:一本书要成为畅销书,必须有可读性或经过精心的包装。

如果上述判定成立,则下列哪项为真?

A.大多数人喜欢有可读性的畅销书。

B.没有经过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C.有可读性的书一定是畅销书。

D.没有可读性又没有精心包装的书一定不是畅销书。

答案:D。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畅销书→有可读性或者经过精心包装。D项逻辑关系为:没有可读性且没有精心包装→不是畅销书,是题干的逆否命题“非Q→非P”,所以正确。

另外,假言命题“P→Q”等价于“非P或Q”。

这个等价cp是怎么被捆绑的呢?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假言命题的矛盾,“P→Q”与“P且非Q”互为矛盾,“P且非Q”的矛盾又是谁呢?——非P或Q。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矛盾的矛盾就是等价,所以“P→Q”和“非P或Q”是等价命题,同真同假。这个等价cp虽然不是考试中的常客,但我们依然可以提前掌握,做到未雨绸缪,接下来我们看一看题目中是如何体现的~

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以下哪几句话与题干中的句子等价:

(1)只有经历风雨,才能见到彩虹

(2)除非经历风雨,否则不能见到彩虹

(3)经历了风雨,或者不能见到彩虹

A.(1)

B.(1)(2)

C.(2)(3)

D.(1)(2)(3)

答案:D。

解析:题干逻辑关系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可翻译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到彩虹”;(1)出现关联词“只有…才…”,后推前,可翻译为“见到彩虹→经历风雨”,即“非Q→非P”,与题干等价;(2) 出现关联词“除非…否则不…”,后推前,可翻译为“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到彩虹”,即“P→Q”,与题干等价;(3) 可翻译为“经历风雨或不能见到彩虹”,即“非P或Q”,与题干等价。因此与题干等价的是(1)(2)(3),选D。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者手动搜索cqwzks666,关注【重庆文职考试】,及时掌握军队文职考试资讯。

热门推荐
公告预约
省份 *
姓名 *
电话 *
QQ
微信
备考平台
考前热搜
中公简介 | 中公荣誉 | 社会责任 | 媒体聚焦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支付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加入我们
Copyright©199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全国统一报名专线:400-6300-999 网校报名:400-900-8885 图书订购:400-6509-705
京ICP备10218183号-83 京ICP证16118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763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30052号